供不应求 西藏门巴族种茶走上“致富路”

  西藏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(简称勒乡)18日透露,该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主要进行茶叶种植及加工,他们生产的“勒仓莲”牌茶叶供不应求,2017年创收205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依托茶叶种植,勒乡门巴族农牧民逐步走上“致富路”。

  勒乡位于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勒布沟,海拔约2400米,全乡约90%人口为门巴族人。勒乡乡长普巴介绍,目前勒乡茶叶种植面积达693亩,截至2017年底,采摘面积为210亩。“去年,勒乡共加工茶叶8500余公斤,品种包括绿茶、红茶和砖茶。”

  勒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、勒乡勒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次仁称,2017年底,全乡132名农牧民人均获得1.2万余元茶叶销售分红,其中最多的一户农牧民家庭分红超过6万元。

  “我们的茶叶主要在森木扎景区销售,其中价格最好的绿茶每公斤售价近4000元,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”罗布次仁说,早在1971年,勒乡便开始进行茶树种植,勒乡的茶叶具备有机成分高、无污染等优势。2011年,勒乡成立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,进行专业化管理。

  “勒乡农牧民收入普遍较高,目前没有贫困户,政策性收入、茶叶销售分红以及旅游收入是他们三大主要收入来源。”普巴说,该乡另有22户家庭在经营农家乐。

  62岁的勒村村民古如称,他是老茶场退休员工,目前每月有5000元退休金,加上自己经营的小商店和家庭旅馆,他个人每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,一家人早已达到小康生活水平。

相关内容

西藏茶文化的演变简介

西藏茶文化的演变简介

   西藏与茶的关联,如今我们能想到的便是酥油茶了。2014茶博会人员介绍,其实历史上的西藏,除了酥油茶,西藏的茶文化有着更丰富的内涵。   据藏族史料记载,松赞干布统一西藏,赢娶文成公主后,西藏获得了很多内地的名茶。而随着两地的交往,茶马贸易成为吐蕃与唐朝的主要贸易。唐高宗时“缣马交易”、唐玄宗赤岭的“互市换马”开始了唐朝与吐蕃茶马市场之端,用良马和唐朝换茶。对此,唐朝专门成立了“茶马司”,负责与吐蕃之间的茶马贸易。公元7

茶文化在西藏历史上的演变

茶文化在西藏历史上的演变

浅话拉萨甜茶

浅话拉萨甜茶

西藏高原上的茶文化

西藏高原上的茶文化

西藏高原上的茶文化

西藏高原上的茶文化

   我国茶文化历史久远,在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中,各个民族和地区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茶文化。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,西藏地区的茶文化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,具有别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。而藏族同胞匠心独运制作的酥油茶,营养丰富,温和滋润,是闻名遐迩的饮品。   在西藏,藏族喝的茶可分为酥油茶、甜茶、清茶,其制作方法各不相同。而藏族最喜欢喝的是从吐蕃时期就己开始流传的酥油茶。酥油茶的制作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工艺色彩。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:以产于四川、云南的青砖茶作原料,先把砖茶熬煮成浓浓的茶汁(荚沽),滤出茶叶,倒入茶

关于茶博会

参展指南

参观指南

联系我们

其他

取消